Common People

爸爸妈妈回家后的第一天、睡了五个半小时的沮丧颓靡的一天、阳光明媚的星期一,这一天,我花了一整天写下这篇博文的前半部分。写得很伤心。但此后终于是断断续续地写完了。

看了Black Mirror S7 E1,一个科技先进到可以操控大脑的世界里、普通家庭生了重病的故事,有人看到了资本世界里给VIP层层加码的陷阱,有人看到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艰难。“家里有过病人的都懂吧”,正是这条豆瓣短评让我打开了这部剧;观至后半段时,泪水和纸巾在说:我懂。

距父亲查出癌症晚期已经半年了,竟然已经半年了,日子像洗手池里淤积的废水、在堵塞的下水道里一点一点下去。父母来了广州,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以便检查和治疗;我隔两三周会从深圳过去度过周末。像是高中时的惊人轮回,只是人物换了位置:当时我在市里读书,母亲租房照顾我,父亲每周从县里开车过来看望我们。

有时候我觉得,最打击我的不是恶疾本身,而是和过去的生活的呼应,让人觉得命运是如此黑色幽默、又如此钟爱伏笔和戏弄人。比如我总会想起两年前裸辞第一份工作时,和leader真诚地交谈了一次,他诧异于我如此激进又冒失的举措,问起我家境如何,我说是那种生场大病就会垮的普通家庭。

又比如事发前不久,我在尝试基于自己的情感经验写小说:女主角身处一段长得终于要结束了的感情,在假期和恋人做了一次分手旅行,去看望丧偶的母亲。歹毒的是,那个母亲的原型、是基于我自己的母亲,我想象着她的脾气、性格、言语和动作,以及丧偶后的生活来写作。十几天后,一个周末,母亲哭着打电话给我,告诉我父亲查出了癌症。一语成谶,晴天霹雳。

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小说里加了这个设定。更可笑的是,那篇所谓的小说也只是花半天写了个开头,然后就躺着文档里,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给我致命一击。为什么要这样写,为什么要这样做,最后我只能愧疚地解释:我不是故意的。我那时总与前男友吵架,对爱情、婚姻、亲密关系有着过分悲观和消极的认识(直至今日仍然如此),也许死亡是亲密关系里最好的退出方式,失去的总是被怀念的;也许我想用死亡给自己拙劣的文字和故事增加一丝庄严感和沉重感,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,我写我没有经历过的东西,而当它像回旋镖一样射中自己时,我却措手不及。

《黑镜》这个故事,把资本世界写得很残酷,人性却写得很美好。丈夫对患病的妻子不离不弃,为了填补经济缺口和让妻子开心竭尽所能;剧集里只有少部分片段展现了指责、埋怨和歇斯底里。不知道多少人能做到这样无怨无悔付出(即使有、在阶层和经济情况上应该也不是common水平了),又或者追求毫无罅隙的完美关系、尤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,是一种不成熟和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。

我想妈妈尽可能做到了她的最好,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我的生命还长;我们当然有过快乐的时光,但人为什么总是回忆起负面的东西?为什么我总是记得那些或小或大的争吵、让我觉得爱情和婚姻最后都会变成将就,变成“反正结果都那样”。卫生间的门曾经在他们吵得丧失理智时被打坏,小学的我曾因为无法忍受旷日持久的争吵而离家出走、也因为害怕他们离婚而偷偷藏起结婚证。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,我的父母之间真的有爱情吗?

这是个很笨的问题,只有我这代才会问出的问题。前几天谈及我的未来时,爸爸说,假如你下定决心要远走高飞,那你就好好努力、走得远远的;如果你要留在这里,就趁早找个人结婚。他们是穷过的一代,是小时候因为营养没跟上、个子不如现在年轻人的一代,也是凭自己的努力从村里走到更大的地方、挣得小康生活的一代,什么爱不爱的,有稳定日子就好了;婚姻就像合伙开公司,矛盾不断但,人人都是这么过的,别破产就好了。

我的父母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这种传统的婚姻框架下按部就班的生活,女主内男主外,妈妈带孩子爸爸挣钱,甚至在中年时去国外做试管生了个男孩(早年因为计划生育,我做了快二十年的独生子女)。当时他们瞒着上大学的我去做,等我知道的时候,妈妈已经怀孕了,我突然多了个弟弟。平心而论我觉得他们很勇敢,语言不通、人生地不熟,这股劲用在别的地方早就成功了,搞不好我呱呱坠地时就能拿个绿卡,事实是认知决定了命运(啊真的要讲这么土的话吗);于是今年爸爸生病时,弟弟还没上小学。

中国人不愧是总被教育要“辩证”思维的群体,我们太需要在矛盾的生活里自我开解。一方面我要接受父母下意识的重男轻女意识的流露,另一方面我能感受到他们是爱我的;妈妈曾经遗憾又略带恨意地对我说,她小时候因为家里人重男轻女很伤心,而等她四十岁时却愿意为了生个儿子去接受取卵、打针、高龄生育的痛苦。理性上我没有办法怪任何具体的人,事实上我却会因为这个责怪他们,是的,我仍在责怪他们。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以为自己想通了一点点,想开了一点点,以为随着年龄增长我会逐渐和自己的出身、亲人、家庭和解,内心会自洽、平静、坚定和快乐;原来不会,原来年龄增长就只是人变老,困惑和劣质的情绪却从未变少。

如今我感到这层隔阂是永恒的,也明白了爱的时效性和不完美不纯粹。有时候我甚至在想,是否因为我们太贫穷、太野蛮,所以太自私、太斤斤计较。在我们的小家庭里,我因为无法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,所以无法深爱着他们;而放眼更大的家族,无论是父亲一脉的还是母亲那里的家族,更是与亲情和爱相去甚远,经常为了三瓜俩枣和可笑的自尊心闹得不体面。人们常说眉毛淡的人会亲缘淡漠,我无眉大师现身说法,是真的。

写到这里,我仍然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问题,也许生活就是无解的,寂寥和矛盾是永远的。如果人生是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孤独的战争,爱是酒精般短暂的幻梦还是休战的信号,亲情和家庭是避风港还是散兵坑。对于我这样不懂爱的人,想出的唯一办法是: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变强大应该能先解决(至少避免了)一部分问题,剩下的,就再说吧。

updatedupdated2025-05-082025-05-08